欢迎光临法治宣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花絮
  活动花絮
如何进一步利用好课堂中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发布时间:2020-07-07 17:21  阅读:

      开展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改革整体中重要的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下,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质疑----猜测-----合作探究----交流归纳----展示汇报等自主合作的学习手段去实现同学间优势互补,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成长。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提高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并不是强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虽然有很多优越性,但课堂中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有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形成高效课堂。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我们不但要彻底摈弃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现象,而且要真正体现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中心,教师指导为辅,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如何进一步利用好“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一、明确学习任务,对照差异分配好学习过程中成员的任务。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思维的重要性——怎样合作,出示好学习的任务,明确好学习目标。各自学小组对照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分配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具体任务。要根据个人的差异分配任务,但重点是人人都必须参与。确定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流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汇报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要引导小组成员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和谐关系,让他们对小组中的学习任务有一种责任感、参与感、积极感,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二、加强巡查,指导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的行成。
      在明确任务,小组之间任务分好工后进人自主合作学习的第二阶段——合作探究新知识阶段。学生根据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任务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探究合作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绩。教师要在学习合作学习阶段加强巡视,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要鼓励学习中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其多思考、多发言、多参与,要让优秀学生多发挥主引作用,要让小组中的成员在自主探究的过程形成一个合作意识整体,结出共同的智慧结晶,要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促进每个人的能力的培养得到发挥,把探究新知识、形成新知识的过程落到实处。
      三、成果交流,互帮互助形成新知识的框架。
      根据各小组自主探究的情况,让小组进行全班学习成果的汇报。期间教师要注意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要多关注每个小组学习困难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要鼓励每个小组之间发表自己不同探究结果,要发扬各小组之间的互相质疑、提问、讨论。要引导其他小组去介绍解决问题的办法,要通过讨论去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担心学生的问题过多、发言过多,怕影响教学效果,要关注小组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尤其要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的表现,多给他们发言、表现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个学生融入到学习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
      四、教师及时评价、归纳,形成自主合作学习的新成果。
教师要对汇报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共性问题进行启发引导,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教师要对各小组汇报中取得共性知识成果予以评价、鼓励,落实、规范探究出的新知识;教师要对自主学习过程、成果汇报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慢慢形成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教师要对课堂整体的学习效果予以总结,反思合作学习中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一步改进小组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五、多元化的巩固练习,进一步落实小组自主合作成果。
       一定的巩固练习,能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防止知识的遗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化、不同层次的练习。既要有学生独立完成的练习,又要有小组合作完成的练习;既要有动笔演算的书面作业,又要有训练学生思维、口头表达能力的练习;既要有新掌握的基础知识的练习,又要有课后延伸拔高的思维训练。练习设计要调动学生学习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欲望,为学生今后自主研究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注入新动力,这样才会慢慢形成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常宁市柏坊完小吴小军
 

  上一篇:上一篇:云课堂 云竞赛 云宣誓
  下一篇:下一篇:市民“让路”民警接力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521932412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