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护花”工作案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法制文化建设都是根本,而校园的法制文化则是学校得以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在法制社会的今天,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之时,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已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校园法制文化建设更应该作为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法制文化建设更能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保驾护航。
下面小编先为大家分享近期本校发生的两个真实法制案例,供大家参考!
学校法制案例篇1:
2018年5月11日下午的第六节课,六(6)班的数学魏老师正在讲台上津津有味讲课。突然一个男同学王涵(化名)手上拿着一把工艺小刀返脸时不小心在女同学欧燕依(化名)的脸上划开了一条六厘米长的口子,由于工艺刀的锋利,口子深又长。学校马上通知双方家长,并到医院进行了伤口的处理与缝制。事后,医疗费用的纠纷出现了。受害方的家长通过医疗鉴定为“轻微伤”,女孩子的家长怕毁容要求进行过度医疗美容,初步估价二十万左右。肇事方一听懵了,把责任全部推到学校身上,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学校分管德育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廖启平多次协商双方家长未果,于是建议双方诉之与法律,走司法程序。由于学生与学校分别购买了“学生监护人责任险与校方责任险”,在常宁市人民法院的第一次调解中追加保险公司第三被告方。最后常宁市人民法院审理判决,“欧燕依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纠纷”一案总赔偿21860元。由保险公司与肇事方、学校分别承担70%、20%、10%。学法、知法、用法,既杜绝了受害方的过度要求,又维护学校及肇事方的合法权益,三方均服法院的判决,不再上诉。
校园法制案例篇2:
王小花与李小芳是同校同学而且是隔壁邻居,王小花读五年级,李小芳读六年级。2018年11月9日(星期五)放学后的晚上7点多钟结伴在常宁市东方水岸明珠小区的楼道口偷了两部自行车。一部自行车第二天卖给了收废站,一部把它藏在一个隐蔽地方。事后,小区保安把监控录像交给学校,要求学校查出此两人并到公安机关报案。通过监控,学校排查,找出了这两个女同学。小区保安与被盗的人家非常气愤,要求移送到公安机关予以严惩。学校德育处吴涛主任从《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发,顾忌孩子还是正在成长的花朵,最后达成协商:两个女同学的家长负责追回赃物和到被盗人家赔礼道歉;学校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写出保证书,后期予以跟踪调查。此事才算息事宁人,既保护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及隐私权,又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同时防止事件的恶态发展。
小学生的年龄段大致在6-11周岁之间,世界观、人生观、法制观尚未形成,对事物没有完整的鉴别能力,对学校的教育容易接受,但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可塑性很强。目前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东西很多,作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家长,如何对学生加强法制文化建设,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他们逐渐掌握分辨是非的能力,成为一项新课题。为此,学校进行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强化领导、认识到位,制定宣传教育齐抓共管的机制。
学校法制教育是一项新的课题,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要开展好这项工作必须加强组织建设。成立法制文化教育领导小组与加强法制教育的专业队伍建设。要全面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之法制教育正常化、规范化。
法制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必须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具有专门知识的教师来进行,要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以达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此,学校对法制文化建设的分管的负责人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培训。
同时,鼓励所有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积极地学习与探索研究法制文化方面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和教育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教育活动,切实的提高学生们的法律意识。
1.开设法制文化教育课。每周开设一节法制文化教育课,做到有教学教材,有专职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保证学生学好法律知识,期末并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测验。
2. 进行法制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学校每学期都会邀请法制副校长(非本校教师)给学生进行明确学习法律的意义,预防犯罪知识等主题讲座,有目的地对全体小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
3. 法制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贯穿学期始终。每天的晨夕会,法制安全教育是班主任必讲的内容之一。每学期搞一次有关法制问题的主题班会或队会,启发学生热烈讨论,提高法制意识。每学期各组织一次法制安全知识的手抄报比赛与班级黑板报比赛,培养学生学法、用法、懂法的参与意识。其次,利用学校的宣传窗、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法制教育内容和先进典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4.建立、健全法制教育辅导站,及时为学生的法律安全排忧解难。学校设立法制咨询信箱,为学生提供有关法制安全的知识;设置学生心理咨询室,辅导学生的心理上疑问、消除学生的灰暗情绪;设置法制安全工作调解室(德育处),及时处理有关法制安方面的问题与调节校园安全的矛盾纠纷。
5.积极参加法制安全公益活动及阅读法律读本,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引领学生去参加社会上提供法制安全宣传教育的活动场所,购买一些有利于学生法制教育的书刊、影视等充实学校与班级的图书角,让他们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争取家庭的配合搞好法制安全教育。
法制安全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家庭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搞好学校法制安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每个学期通过《告家长书》《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家长不但要学习法制文化知识,而且在家庭中自己的言行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孩子面前不要有不文明、不道德、不守法的言行。更不要在家里不健康的内容。
经过法制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我校法制文化教育工作逐步趋于完善,实现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使我校法制文化教育能持之以恒、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近几年来,我校在校学生以及毕业的学生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提高,遵纪守法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特别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观念开始树立,做到了遇事首先要想是否合法,做事首先要想是否违法。使每一位祖国的花朵在“法制文化”教育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廖启平 常宁市宜阳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421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