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由浙江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主办,浙江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承办的浙江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2017年度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0月21日在杭州市紫金港大酒店会议厅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国际法前沿问题研究:新发展与新方法”。
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由浙江大学马光副教授主持,由浙江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会长金彭年教授致欢迎词对来自各地的与会代表表示热忱的欢迎。出席会议的有浙江省法学会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牛太升,浙江省法学会研究部调研员胡铮,浙江省法学会研究部副主任冯珊,来自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王健芳法官、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法院的张晨田法官和律所律师等来自司法实务部门的多位专家,以及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宁波大学等省内高校的多位师生。
结合十九大主题,牛太升主任对本次国际法学术研讨会致辞,指出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那么发展必将繁荣法学研究,其中包括国际法研究。并且,报告中所涉及的“大国外交”、“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全面开放新格局”等都与国际法研究紧密相关。
接下来,胡铮调研员宣读了关于增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和理事的批复,决定增补浙江大学赵骏教授为常务副会长、浙江大学马光副教授为副会长。
开幕式最后一项是浙江大学翁里副教授的荣退仪式。金彭年会长作为代表对翁老师执教多年的辛勤与认真工作作出肯定与赞扬,也对翁老师今后的生活、研究给予祝福。随后,翁老师的学生向自己的老师致以鲜花和祝福。
接下来,研讨会的第二部分由赵骏教授主持。首先由曲波教授、项安安老师、秦红嫚老师就各自论文进行发言。
项安安老师《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新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在国家的投资政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国内立法的差异性和“国家安全”定义的不准确性,在投资实践中实则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围绕这些问题,文章重点落脚于通过国际协作来解决。
秦红嫚老师《论承认与执行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的赔偿限额》提出对承认与执行外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的态度不同,主要因为他们对判决中惩罚性损害赔偿金额的具体数额存在较大争议。但随着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自我完善,比例原则和分割方法的运用对其赔偿标准产生了新的影响,为部分承认与执行此类判决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因此,建议我国法院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采用分割方法承认与执行判决中与实际损失相符部分,对超出实际损失部分可以按比例承认与执行。
论文发言结束后,与会代表围绕三位老师论文内容展开热烈问答。
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中,围绕本次研讨会主题,代表们纷纷各抒己见,这些观点既有理论深度,又与实际相贴合,研讨会整体氛围轻松而热烈。
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表示受益颇丰。此次浙江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学术研讨会取得了预期效果。
向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