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量刑分三档,“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对应刑期三年以下;“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数额巨大”,对应刑期三年以上十年以下;“五十万元以上”,属“数额特别巨大”,对应刑期十年以上至无期。以上判例诈骗金额416万元,属“数额特别巨大”,对应的刑期是十年以上至无期,最终判了十二年。法律只明确规定了一个区间,十年和无期差别还是蛮大的,那么这最终的宣告刑12年是怎么确定的呢?诈骗罪的刑期和被认定的涉案金额有着怎样的关系?
关于量刑,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玄学,因为影响量刑的因素太多了,因此,需要明确:涉案金额与最终确定刑期,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相同或相近的涉案金额,由于案情不同,相应的从宽、从严情节不同,最终的刑期可能差别不小。虽然如下,办案机关量刑仍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规则。
首先确定量刑起点。如诈骗罪,若属“数额特别巨大”,则量刑起点为十年至十二年之间。
其次,依据涉案金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等案情相关情况确定基准刑。
第三,根据量刑情节,综合全案情况,确定最终的宣告刑。这里的量刑情节包括自首、坦白、立功、退赃退赔、认罪认罚、取得被害人谅解等等从宽情节,以及累犯等从重情节,于诈骗罪而言,从重情节还包括诈骗老年人等。下面以20个最高法参考案例和20个海南判例为样本,了解诈骗罪的量刑情况。
第一,什么情况下会被判无期徒刑?
40个判例中,共有4个判例判处无期徒刑,涉案金额全部高于一千万元,涉案金额分别是1604万元、10641万元、1641万元和10111万元,但是,并非所有金额高于一千万元的判例都判了无期,比如有金额1086万元的,判十四年;有金额1686万元的,也判十四年;也有金额1300万元的,判了十五年。
因此,或可以这样推断:判处无期徒刑,诈骗金额一般会达到一千万元以上,但诈骗金额达到一千万元,不一定会被判无期。若诈骗金额达到一亿元,则几乎可以确定会被判无期。(提示:由于判处无期的样本数量少,以上推断可能是错误的)
诈骗金额达到一千万元以上,是否被判处无期,是否全额或大部分退赃退赔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若未退赃退赔或退赃退赔极少,可能导致悔罪态度不被认可,即使认罪认罚也不能获得从轻处罚。相反,若全额退赃退赔,一定能获得从轻处罚,如某案例涉案金额2850万元,案发后被告人全额退赃,最终仅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第二,涉案金额在50万至1000万元之间,会判几年?
涉案金额在这一区间,尤其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刑罚的规律性并不强。
一般来说,若涉案金额多于50万元少于100万元,若综合从犯、自首、坦白、认罪认罚、退赃退退赔等情节,刑期极有可能低于10年,5-8年的概率较高。但是,这并不是说涉案金额低于100万元,刑期就一定会低于10年,也不是涉案金额高于100万,刑期就不会低于10年。
若涉案金额高于100万元低于1000万元,可能的刑期,一般在十年至十五年之间。这一区间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能根据涉案金额一概而论,如本文最先提到的媒体报道的判例,涉案金额416万元,判处12年,但同样存在涉案金额只有一百多万也被判12年的判例,也有涉案金额874万,判处12年的情况。
若需要下一个粗糙的结论,或可以这样总结: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处于50-100万元之间,有较高的概率刑期低于10年;处于100万元至1000万元,刑期一般在十至十五年之间;1000万元以上,很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但也有机会争取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诈骗数额上亿元,则几乎可以肯定会被判处无期徒刑。
最终会判几年,在案情已定的情况下,对于当事人和当事人家属来说,明智的考虑尽可能争取自首、坦白、立功、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从宽情节。以上供参考。
Copyright © 2024 法治宣传网 京ICP备18020194号-1
学术支持: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法治宣传网编委会
指导:北京各省驻京机构商务协会重大疑难案件法务专家智库
协办单位:北京铭瑄信息咨询服务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双鹏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