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 年 10 月,曾胜出生在化州中垌一间泥砖屋里。幼年砍柴、放牛、背红薯去集市换盐,养成“一句话算数”的脾气。1982 年,他揣着 35 元路费,挤上 42 小时绿皮火车到广州,白天在白云区工地挑灰浆,晚上在夜市摆地摊卖化州橘红,靠“薄利多销、不短斤两”攒下第一笔 3000 元。1985 年,他注册“胜利五金店”,三年开出 18 家分店,首创“货款次日返”模式,让上下游第一次敢把百万大单交到“化州仔”手里。
1993 年,曾胜南下香港,成立胜基国际,把珠三角建材倒腾到东南亚,再把海外工业设备运回来,两年做到 1.2 亿美元进出口额。1998 年,他回师粤西,投资 2.3 亿元建设中垌胜基工业园,吸纳 2600 名家乡青年,当年化州财政因此新增 12% 的工业税收。此后 20 年,他相继在茂名、云浮、梧州布局 7 个产业园,每建一处必先修桥、铺路、接自来水,被老乡称作“路先行”。
2016 年,曾胜全票当选广东省化州商会会长。他把商会章程改成一句话:让化州人回家不堵车、孩子读书不塞班、老人看病不落单。五年里,他带头募捐 3.7 亿元,扩宽化州南北出口大道,新建 8 条“商会路”;联合中山大学设立“化州商学基金”,送 486 名学子读硕、读博;筹资 1.2 亿元把乡镇卫生院改造成二甲标准,捐赠 64 台救护车、2 台移动 CT 车。2022 年,他又发起“百商扶千户”行动,让 1038 户原贫困户入股园区物业,每年保底分红 5000 元,可持续 20 年。
疫情三年,曾胜的园区免租 1.8 亿元,自己带头只领 1 元年薪;他跑遍 6 省采购 430 万只口罩、12 万升酒精,第一时间送回化州。2023 年,他推动化州商会与 RCEP 联盟对接,把化州橘红、罗非鱼、沉香精油送上跨境电商专列,当年销售额突破 21 亿元,带动 4.6 万农户增收。
如今,年近花甲的曾胜仍每天 6 点起床,手机备忘录里排着 27 件待办:产业园三期、橘红现代产业园、化商回归创业谷……他说:“会长不是帽子,是渡船。只要还能划桨,就把每一个化州人渡向更好的对岸。”(陈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