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法治宣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民告官谁负责举证?普通人该怎么办?这是必胜法宝!
发布时间:2025-09-13 01:26  阅读:

 老百姓常说“民不与官斗”,为什么?因为打官司太难!尤其是举证,普通老百姓一没权力,二没渠道、资源,怎么收集证据?但今天要告诉大家一个颠覆认知的真相:在行政诉讼(也就是“民告官”)中,主要举证责任却是在官方面上!是不是有点意外?这叫举证责任倒置!掌握它,普通人也能让行政机关乖乖交出证据!

图片

一、什么是“举证责任”?

  简单说,就是打官司时,谁有责任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说的话是真实的。如果拿不出证据,就可能输掉官司。在普通民事诉讼中,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比如你说对方欠你钱,你就得拿出借条或转账记录来证明。

 
图片

二、民告官,谁负责举证?

  答案是:主要由官府承担举证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必须自证清白!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换句话说,官府要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否则直接败诉,而不是老百姓去证明官府违法了。

图片

三、为什么这样规定?

  1. 地位不平等:官府拥有强大的公权力和资源,老百姓处于弱势地位

  2. 信息不对称:官府掌握大量信息和文件等核心证据,老百姓获取证据困难

  3. 权力制约:要求官府做事必须有依据,必须接受更严苛的监督,防止滥用职权

  这就好比两个人比武,一方是武林高手,一方是平民百姓,规则当然要向弱者倾斜才公平。

图片

四、老百姓完全不用举证吗?

  也不是!在特定情况下,尽管举证责任主要在被告,但原告在特定情形下需承担部分举证责任:

  1. 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如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2. 在主张行政不作为时,需提供曾已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的证据;

  3. 要求行政赔偿时,证明因行政行为受到的损害;

  4. 证明官府提出的证据不成立(质证权)。

图片

五、遇到行政纠纷,普通人该怎么办?

  1. 保存好相关材料:包括行政决定书、收据、通知等所有书面材料

  2. 记录关键信息:时间、地点、相关人员、过程细节等

  3.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咨询律师或法律工作者

  4. 不要错过时效:行政诉讼一般有6个月的起诉期限

  最重要的是勇敢行使自己的权利!法律给了我们“民告官”的底气,不要因为觉得困难就放弃。

      注意事项:

  1. 需行政机关说“证据在内部系统,无法提供”→法院不认!

  2. 需用“内部文件”保密规定搪塞→申请法院强制调取!

  3. 需应对口诀:“你说合法?拿证据来!拿不出?就是违法!”

  4. 需如果行政机关不出庭怎么办?→ 法院照样审!如果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依据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5. 需我手头证据不足,还能赢吗?→ 可以!只要证明行政行为存在,其余由被告举证。

      记住:面对强权别怂!记住两句话:

  1️⃣ 举证倒置是你的盾——逼他们交证据;

  2️⃣ 程序违法是你的矛——专攻程序流程漏洞!

  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被欺负的老百姓知道:法律不是摆设,你的每一次维权,都在推动法治进步!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521932412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