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法治宣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爱心伴成长 留守获家馨 --常宁五中德育教育记实
发布时间:2018-05-31 17:25  阅读:

        生育寄予希望,关怀促进和谐,在即将迎来中国计生协会38周年之际,2017年5月28日上午,常宁市计生协会联合市教育局、卫计局和板桥镇人民政府来到常宁五中共同开展“爱心助成长,留守不孤单”的关爱活动。
        领导们一行现场参观了青少年宫各兴趣小组留守学生的才艺培训,观看了学生剪纸竞赛作品,并颁发了奖金奖状,让孩子们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感受社会的关爱。
        近年来常宁五中的“留守儿童”在全校学生中所占比例愈来愈高,这些学生远离父母,缺少他们这个年龄段本该拥有的家庭关爱,在他们的心理,学习和生活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悖于学生素质教育提高的目标。因此,“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针对以上这种现象,近几年来,常宁五中在各级领导和部门单位的精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不断加强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教育和管理。将“关爱留守儿童,共促和谐五中梦”,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头戏。积极启动“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取得了一些成绩,赢得了领导和家长的好评。

        为了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水平和美化学习环境,常宁五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努力。
        首先,常宁五中食堂工作进行了创新,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行学生自主就餐形式。每天三菜一汤,荤素搭配,让学生自己打饭打菜,自己吃多少就添多少,以达到减少浪费,增强学生自觉性和纪律性的目的。随着新型就餐形式的开展,食堂工作获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提升了学校留守学生的生活幸福指数。
       其次,学校为改善“留守儿童”的住宿条件。经过学校多方努力,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学生宿舍在乡镇学校率先实现了热水供应和电风扇的安装,为留守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住宿环境,从而更舒心的学习。

        再次,美化校园环境。为了给留守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美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五中先后种植了大面积花草,栽种桂花树,悬挂了电子屏,修建了五中牌坊,孔子文化广场和广场栏杆等等。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都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最后,为了进一步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常宁五中在每天的阳光一小时有效地开展了青少年宫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常宁五中组建了美术、音乐、书法、阅读、体育、剪纸等各兴趣小组,学校统一安排了专业的老师负责辅导,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最大限度地丰富了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彰显了常宁五中“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有效地推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
       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够发挥各自优势资源,踊跃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来,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帮助,让他们的成长更健康,未来更美好。
                                                                                                                                                                                                               核稿: 彭贵喜  刘建华
                                    


  • 电话:13521932412

    邮箱:fzxcw68@163.com

    备案号:京 ICP18020194号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wx8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